毕家驹:香港的高等教育评估(四)
发布时间: 2011-11-14 访问次数: 686

(四)课程甄审和课程重新甄审

    1 课程甄审的目的
    甄审的直接目的是根据有关的学术准则和课程的培养目标确认该课程的学术水准是否与香港及世界各地同类课程的水准相当。更深远地说,还意在协助院校和课程小组(programme team)对课程作各方面的改进和提高。诸如开拓课程新领域,采用新的教学法,开展有助于发展和改善课程的学术活动等。甄审和被甄审双方均应以此为共识,课程甄审工作才能在合作的气氛中顺利进行,取得良好效果。
   2 课程甄审的方法
   甄审通常分为校内甄审(internal validation)和校外甄审(external validation)两个步骤进行。
院校对保持和提高课程的学术水准负有主要责任,所以课程甄审工作首先从院校内部的自审(self validation)开始。这项工作通常是组成一个同行专家小组来进行的。然后有关课程小组要按专家小组的意见修改其工作计划。
  3 课程甄审所考虑的主要因素
  甄审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师资条件、课程结构、学习与评分、设备与辅助服务、质量保证、以及教职员培训等。
  4 课程甄审的材料
  甄审小组要求院校提供的主要书面材料包括:有关行政当局批准开办该课程的证明材料,院校学术委员会和董事会支持开办该课程的证明材料;课程名称、所授学位、入学条件、学制年限、教学模式等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的培养目标,包括课程是否有意获得专门职业团体的承认等;课程的教学思想和内容是否与学校的总政策和计划相一致,是否符合香港的需要等背景资料;课程的教学详情,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各单元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负担,讲授、辅导、实验室/工作室工作等教学环节的搭配,学生获得指导的时间长短等;评分细则和学生修读进升管理办法等;课程委员会的组成和运作,教师、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名册以及教师简历等有关组织与人员配备的详情;学校提供的课程资金,图书馆、计算机、主要仪器、特殊设备、相关辅助器材等有关财力与物力情况;其他补充材料,诸如课程书目,学生表现与雇主意见等。
  5 课程甄审的结果
  在现场访问后,甄审小组要起草一份报告,其中应提出甄审小组的结论性建议。建议可能是:
(1)该课程应予甄审通过。
(2)该课程应予通过,但须在规定期限内满足甄审小组提出的附加条件。
(3)该课程应不予通过。
   6 课程重新甄审
   按香港学术评审局的规定,在专业甄审期满时应进行重新甄审。在正常情况下,这个期限是6年,但也可能更短,这要看甄审或上一次重新甄审时是如何决定的了。重新甄审的目的基本上与甄审目的相同。但是此刻课程已开办多年,已经有了全过程的经验,重新甄审应对课程的实际学术水准和办学状况作出评估:自课程甄审或上次重新甄审通过以来,办学是否获得成功,是否实现了课程的原定目标,是否达到应有的水准,是否已有相当的发展,并获得校外考试审查人(External Examiner)、雇主及有关专门职业学会等外界承认;上一次甄审小组提出的要求和建议是否得到落实;学校是如何监督并维护课程的学术水准,使其与国际公认的水准相当的;学校是否有能力继续提供合适的条件和环境使课程顺利发展。重新甄审着重看课程是否积极进取,学术方面是否健全发展,以及与社会公众的关系如何等。